市面上出售的电池,通常可分为一次性电池和充电电池两类。
一次性电池 俗称“用完即弃”电池,因为它们的电量耗尽后,无法再充电使用,只能丢弃。常见的一次性电池包括碱性电池、锌碳电池、锂电池、氧化银电池和锌空电池。
充电电池 俗称”二次电池“它可以循环使用多达1,000次,视乎电池使用的状况而定。常见的充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与储存的装置,它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或物理能转化为电能。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它由两种不同成分的电化学活性电极分别组成正负极,两电极浸泡在能提供媒体传导作用的电解质中,当连接在某一外部载体上时,通过转换其内部的化学能来提供电能。
锂离子电池正极主要成分为LiCoO2负极主要为C,充电时
正极反应:LiCoO2 -> Li1-xCoO2 + xLi+ + xe-
负极反应:C + xLi+ + xe- -> CLix
电池总反应:LiCoO2 + C -> Li1-xCoO2 + CLix
放电时发生上述反应的逆反应。
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纸、盖帽、外壳、绝缘层。
(1) 不干介子纸(如纤维纸双面胶)
(2) PVC膜商标管
(3) 连接片(不锈钢片、纯镍片、镀镍钢片 )
(4) 引出片(不锈钢片---易于焊锡、纯镍片---点焊牢)
(5) 插头类
(6) 保护元器件类(如温控开关过流保护器限流电阻)
(7) 纸箱纸盒
(8) 塑料壳类
(1) 美观品牌印字商标的设计
(2) 电池电压的限制(要获得较高电压需串联多只电池)
(3) 保护电池,防止短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4) 尺寸的限制
(5) 便于运输(如纸箱.纸盒的设计等)
(6) 特殊功能的设计(如防水、特殊外型设计等)
(1) 仔细阅读电池说明书,使用所推荐的电池
(2) 检查电器及电池的接触件是否清洁,必要时用湿布擦干净,干燥后按正确极性方向装入
(3) 无成人监护时,不要让儿童更换电池,小型电池如AAA应放在儿童不能拿到的地方
(4) 不要将新、旧电池或不同型号电池混用
(5) 不要试图用加热,充电或其它方法使一次电池再生
(6) 不要将电池短路
(7) 不要加热电池或将电池丢入水中
(8) 不要拆卸电池
(9) 用电器使用后应断开开关
(10) 应当从长期不使用的用电器具中取出电池
(11) 电池应保存在阴凉,干燥无阳光直射处
为了防止电池过充,需要对充电终点进行控制,当电池充满时,会有一些特别的信息可利用来判断充电是否达到终点。一般有以下六种方法来防止电池被过充:
(1) 峰值电压控制:通过检测电池的峰值电压来判断充电的终点
(2) dT/dt控制:通过检测电池峰值温度变化率来判断充电的终点
(3) T控制:电池充满电时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会达到最大
(4) -V控制:当电池充满电达到一峰值电压后,电压会下降一定的值
(5) 计时控制:通过设置一定的充电时间来控制充电终点,一般设定要充进130%标称容量所需的时间来控制
(6) TCO控制:考虑电池的安全和特性应当避免高温(高温电池除外)充电,因此当电池温度升高60℃时应当停止充电。
(1) 电池未被充满电,如充电时间不够,充电效率较低等
(2) 放电电流过大,致使放电效率降低从而使放电时间缩短
(3) 电池放电时环境温度过低,放电效率下降
(1) 充电器或充电电路与电池类型不匹配
(2) 过充,过放
(3) 电池类型与用电器要求不一致